我的几点读书方法·尹秀民

时间:2023-06-12 23:44:37 作者:admin
后台-系统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(内容页告位1-手机版)

书,是知识的载体,是人类进歩的阶梯,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。

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为了生存和发展,为了传承人类历史的文明,为了开创伟大的事业,那么,就要读书。从书中获取知识,获取智慧,获取力量。

当然,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,而且则是人生命中的一种需要。世界上的每一个人,都须具有这个需要。

古人曾说:“积财千万,无过读书。”“开卷有益”、“当以读书通世事。” 都是阐释读书的必要性。读书虽好,那么,怎样才能读得好呢?就是说,读书有什么好的方法呢?在这里,结合我的读书实践,谈一点粗浅的体会。

笫一,慎重选择,把握重点

读书,首先要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。解决这个问題,我所掌握的原则,就是慎重选择,把握重点。

当今世界,书籍繁多,可谓浩如烟海,卷帙浩繁,数不胜数。而这巨多的书籍当中,有好书,但也有坏书。有质量高的书,也有质量差的书。鉴于此,读书就有一个选择问题。好书才读,不好的书就不读。即使所有的都是好书,读起来,也应有个轻重缓急,有主有次,有先有后,分门别类,有所轻重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,也不可能全部去读。所以,我在读书中,首先做到有所选择,择优而读。一是区分好书坏书,二是区分急缓,三是选出重点。如不加选择,读的是一部没有用处的书,或是一部坏书,那不仅浪费精力,浪费时间,而且有时还会接受一些错误的甚至是坏的东西。

到底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,这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。如可以结合从事的专业,研究课题的门类,或是依据自己的喜好与兴趣加以选择,分出重点,做出计划。先读什么,后读什么,列出一个顺序,然后去读。这样,读书既可防止盲目性、隨意性,又能做到有的放矢,学以致用。同时,还能有效地利用时间。尤其不使一些无用之书或是坏书,干扰你的读书研究计划,更能排除一些错误甚至坏的东西侵袭头脑。

在解决了读什么书的同时,便是把握读书的重点。当然,这个重点也有它的时效性,阶段性。另外,又与各人从事的专业或研究的课题、兴趣相关联。

但是,我认为,有一个重点是永远不会变的,那就是始终要把经典著述放在笫一位。

经典著述,是经过千百年的考验,被历代人们所推崇、所认可的具有影响力的著述作品。这些著述作品,不是哪个人所封的,也不是靠一些人们吹捧起来的,而是经过历史的长期考验和检验筛选出来的。它是超时代的。因此,对于这些经典著述,应当把它作为毕生读书的重点,始终不渝地坚持读下去。

读书,就要读好书,读最好的书。读书是为了明道理,做好人。因此,就要驱除自己身上的一些傲、惰甚至邪恶之气。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,就是要读好书。如此,好的思想,浩然正气,就会营养身心,陶冶情操,规范行为,滋补气血,学有典范,行有尺度,做有标准,干有目标。能夠懂得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,什么是美,什么是丑。如果只因一时爽快,就读一些无益于身心的书,或读一些用来消磨时间的书,那就太不值得了!

如果一个人喜爱文学,我认为,除了多读一些经典著述外,最好把文史哲放在重要位置去重点读,去多读,有的还要反复读。这样,一定大有好处和提高。人类文明是一个综合体。比如文学,其所有成果都是宝藏,都是值得研究、探讨的“金矿”。因此,一般文史哲的书都应去读,尽量多读一些。这样,不仅能夠开阔视野,还能加強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程度。所以,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

读书还有一大作用,就是提高自身修养。一个人是否具有高的修养,至关重要。所谓修养,是指一个人在理论、知识、技能、品德等各个方面所达到的水平。修养的养成,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多读书,读好书。优秀的文学作品,尤其优秀的诗歌值得多读。酷爱读书的人,特别是喜爱文学的人,最好要多读一点诗。

诗这个东西非常奇怪。它一方面是人的主观感情和思想的优美表达,另一方面又是跃出这个东西的超越表面的体现。因而可以从超一流的诗歌中看出宇宙的精神。

我认为,不论古诗还是现代诗,具有多种风格。有典雅,有通俗,有含蓄,有晓畅,有庄重,有幽默,有婉约……等等。不论哪种风格,诗都是一件很优美的东西。特别是那些好诗,它们的美,是一种大气之美,崇高之美,豪放之美,优雅之美。所以,许多酷爱读书之人更爱读诗。

读诗不一定需要很多的时间。如果每天读上一首两首,慢慢去体会,去领悟,去品味,去咀嚼,在反复诵读中方能读出味道。不要读上一两遍就了事。如此这样,坚持数年,气质就会得到升华。所以,读诗则是提高人的修养的绝妙的东西。这就是古人所说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道理。

現在,人们较为浮躁。张扬有加,心灵也较粗糙。金钱的诱惑冲撞,使人们难以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。但是,要想读书的人,是万万不能挤入这个行列的。读书需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,做到平心静气,不受干扰。浮躁和粗糙之心态,是万万读不成书的。

读书,应该侧重于提高语言能力。也就是提高心灵和感觉能力。读诗不仅培养语言能力,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细腻的感情。感情细腻才能宽容,胸怀才更宽广,更能理解和体谅他人。在这日益商品化的社会里,这一点十分值得推崇。

笫二,循序渐进,精泛结合

读书不能急于求成。它如同吃饭,要一口一口的吃。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。读书也一样,要一本一本的读,一章一章的读。所以,我认为,读书要循序渐进,方有成效。尤其是对于比较难懂、比较深奥、理性太強的经典著述,更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。一点一点地去读,边读边去体味、领会,直至弄通弄懂为止。对于那些十分难懂的书,可以缓读。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,先读较为易懂的书,然后再去啃“硬骨头”。或许,当你读了那些较为易懂或是与那些较难读之书相关的书籍之后,较为难懂之书也就好读好懂多了。

有些好书,难读难懂是属正常之事。作者并不是故意写成那么艰深,那么玄奥,而是因为这些著述就是如此。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时,全世界只有六个人能夠读得懂。可见深奥之极。尼釆和海德格尔的那些书,也是如此。对于这些书,读不懂也没有什么太要紧,这是正常的过程。但是,对于看不懂的书而不去读,那将永远也不会进步,不会发展。

读书要读得好,还须掌握一个问题,那就是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。

所谓“精”,就是精读。所谓“泛”,就是博览群书,广泛涉猎。精泛结合,就是既要博览群书,广泛涉猎,读一切能读之书。又要在博览的基础上,对于重点之书做到精读,反复去读,吃透书中内涵,掌握其精髓并吸纳之。以丰富学识,升华思想,营养身心。

研究一门学问,就要广泛吸纳有用的知识。如此,不能仅仅限定在那一门学问里的书才去读,其它书籍就不去涉猎,那是不行的。如果不读其它书籍,不博览群书,只陷在自己所研究的那一门的书里边,这是不足取的。因为,这样知识面就会太窄,就会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,具有很大的局限性。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就会不懂,不能理解,并会导致研究不能向深层次发展。

当然,博览群书,广泛涉猎,并不是说读尽天下所有的书。那是谁也办不到的事情。也不是说对于所读之书都要精读,那样,一个人的时间、精力都是达不到的。而是尽量去读能读之书,尤其要尽力去读有用之书和好书。读书中,对于一些书可以读一遍即可,有的则可读它一部分,有的则可只读序言。对于那些重点之书,特别好的书,定要全读,仔细读,反复读,用心读。要读出滋味,读出品味,读出真味。绝对不可轻易放过。如毛泽东,一部《资治通鉴》就读了一十七遍之多。可谓精读之典范,真是无与伦比。

记得培根曾经说过:“有些书可供一尝,有些书可以吞下,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;这就是说,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夠了,有些书可以全读,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,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,勤读,而且用心地读。”在这里,培根強调了读书既要博又要约,既要精又要泛的问题,值得认真借鉴。

笫三,学做眉批,写出读书报告

为了強化记忆,加深理解,读书时要学会做眉批,做笔记,最好还要写出读书报告。

读书会使自己受到启发、感染与震憾。因此就会产生一些想法和感慨,或是悟出一些道理,产生一些疑问,甚至困顿与困惑。以及不同的观点、看法等等。如果把这些书本与思想碰撞的火花,隨时写在书页的天头,这就是眉批。对于书中一些重点内容及其对于这些重点内容的理解、看法,记于笔记之中,即是作笔记。这样,既能加深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,还能有益于知识的记忆与储藏。另外,对于重点之书,读后还可写出读书报告。事后,对于眉批、笔记、读书报告加以综合整理、加工、润色,或许就是一篇好的论文,那便是读书的成果。

笫四,破除迷信,批判吸收

热爱读书,痴情于读书,这是好事。如果成为书呆子,那就坏了。所谓书呆子,就是尽信书,就是本本主义,一切全按书上说的办。不加思考,不加分析,照抄照搬,成为“书奴”。

孟子说:“尽信书则不如无书。”就是说,对于书上的东西如果全部相信,不加批判,不加分析,不加思考的全盘接收,那样倒不如没有书。书有好坏之分,优劣之分。就是所有的好书,优质的书,它还受到时代的局限,阶级的局限,条件的局限。隨着时间的推移,社会的发展,过去属于正确的东西,乃至真理,往往也会产生滞后状况,不适合当代的发展现实。因此,如果只去照抄照搬,不加分析,不加批判,不加思考,去伪存真,去粗取精,不去进行“扬弃”,那是不行的,那就成了书呆子。

孔子说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則殆。”朱熹则说:“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,有疑者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。”

读书,必须要有一点怀疑精神和批判的态度。不能读什么信什么,不能不加思考。当然,我们不能随便怀疑和批判,但总要多加思考。多思考一点总是有好处的。不但能夠加深理解,又能提出一些疑问,解决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。这样,我们便会在读书的时候有所保留,包括对于名著,也可以保留一点看法,但是不能轻易下结论,动辄认为别人不对。因为,你只要下了结论,就会完全陷入结论之中,跳不出结论的圈子,影响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。所以,读书既要有批判,又要有理解,还要有同情之精神。这样读起书来才不会陷入僵局,走进死胡同。不能书还没有读完,甚至还没有读,就不喜欢这个,或是否定那个,那是一种无知的表现。

現在,各种媒体良莠不齐,有时往往会把一本不怎么好的书炒作得很高,吹捧有加。而真正有价值的书却默默无闻,不为人知。对此,要保持清醒的头脑。相信自己的理性,相信自己的分析与鉴别能力,相信自己能找到其中的道理。不要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,只考虑从众心理,而忽视了自己的见解与个性。

黑格尔于一八一八年在柏林大学的开讲辞中说:“我要求诸君信任科学,相信理性,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……人应尊重他自己,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。”这种精神值得发扬。如果自己连自己都不相信,那将一事无成。当然,相信自己并不等于固执己见。只要是真理,就应服从,就应尊重,就应相信它。

读书,有点批判精神,才能加深理解,更容易摒弃那些错误的东西,更容易发现真理。读一本书如果自己连一点看法、一点见解、一点意见都没有,不是说明没有好好读,就是在读中走马观花,囫囵吞枣,根本就没有动脑加以思考。这样读书一是不认真,二是把自己当成了书的奴隶。书中说什么就是什么,这样读书是不行的。

读一本书,尤其是好书,只要认真去读,就会具有自己的看法或意见。认为该书什么地方好,什么地方不合适,都可加以评论。对于一些不同的认识,不同的理论,不同的观点,都可以发表。甚至可以提出质疑,或是给以评判。这样,读书就得用一番心思,做一番思考,动一番脑筋,或许还要查一番资料进行佐证。如此,就会吃透书中内涵,对于那本书的印象就特别深。

读书是一件苦事,要想读得好,非下苦功不可。当然,读书更是一件乐事,一件雅事,一件趣事。它会使人生充满活力和意义。


后台-系统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(内容页告位2-手机版)
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本站联系邮箱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相关推荐

我的几点读书方法·尹秀民

书,是知识的载体,是人类进歩的阶梯,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。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为了生存和发展,为了传承人类历史的文明,为了开创伟大的事业,那么,就要读书。从书中获取知识,获取智慧

后台-系统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(内容页告位3-手机版)